敬一丹:《那年 那信》拼出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-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

敬一丹:《那年 那信》拼出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
901 2018-08-12

8月12日下午,2018南国书香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,名人名家活动连番登场,好戏连台;热心读者比肩接踵,纷至沓来,朝着自己心仪的名人名家活动展馆奔去。在1号会议室活动现场,有一位形态温文尔雅、言谈举止从容大方的女士正与在座的读者畅谈。她是敬一丹,来参与南国书香节名人名家新书分享活动,从电视荧屏走入生活中,近距离与观众分享书中故事、人生趣事。


2015年,敬一丹以一部《我遇到你》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,书中回顾她在央视27年心路历程,引起广泛关注。三年之后,2018年,其作品《那年 那信》新近推出。该部作品跨越68年时光,浓缩1700封珍藏家书,承载了五代人的痕迹,是一部“家世”式的成长记录。


谈到这么多信的来源,敬一丹说她小时候就发现,家里床下有个木箱子,里边放着妈妈爸爸的信。这种留存习惯影响了子女后代,家里的信越来越多,到近年整理时已有1700余封。对比网络覆盖、即时通讯的现代,那邮筒上绿色的记忆,那手写的、穿山涉水历经寒暑保留下来的信件,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纪念,更是一种在字里行间、岁月更迭中的回望。


全书共30个篇章,敬一丹以“信中信”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,引出信的故事。从1950年的情书,到2018年的“微信控”,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。在敬一丹看来,这些信里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,代代都有故事,家家都有故事,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,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。


这是一部关于家、关于记忆、关于回望的作品,在行文之中,敬一丹保持着一个媒体人冷静客观的风格,她说:“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,记录是媒体人的自觉,而纪念体现了代际的传承。”敬一丹以平实、沉静的文字,与读者分享着这一切。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,让读者从中看到的不只是别人的记忆,不同的人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心境和心得。


《那年那信》通过一个个细节让人感受到家教家风的传承。一部好的作品,就是这样,有人从中看到了历史,有人从中看到了将来,有人从中看到了温情悲喜,有人从中看到了家教家风传承。就像敬一丹父母所说,“我们想象,面对这些信,年长的读者会觉得熟悉,儿女的同龄人会有共鸣。年轻人呢?如果他们能从中看到一代一代的来路,我们就很欣慰了。”

网站地图